|
内容简介 |
新刊道書全集羣仙要語卷之二 還初道人董漢醇校正編集
論三車搬運
羊車載火。鹿車載水。羊鹿二車。三宫徃來。上下不停。上田返中田。中田返下田。下田復上上田。上田返入氣海。接着真炁。三事共聚。再返起火也。是周天火候也。謂之大牛車。精累錬其金身也。三車之外。别有一車。謂之破羊車。有學道之人。與心意相投。性急太過。隂陽不停。或夢中見天崩地陷。摔破羊車。身體不安。四肢無力。而成疾病。心反成魔。或見邪鬼。心神恍惚。進退不常。巳入邪道。不能成真矣。 白玉蟾玄関顕祕論 一言半句便通玄。何用丹經千萬篇。人若不爲形所累。眼前便是大羅天。若要錬氣凝神。須識歸根復命。所以道歸根自有歸根竅。復命還尋復命関。且如這个関竅。若人知得真實處。則歸根復命何難也。故曰。有人要識神仙訣。只去搜尋造化根。古者虚無生自然。自然生大道。大道生一炁。一炁分隂陽。隂陽爲天地。天地生萬物。則是造化之根也。此乃真一之炁。萬象之先。太虚太無。太空太玄。杳杳冥冥。非尺寸之可量。浩浩蕩蕩。非涯岸之可測。其大無外。其小無内。大包天地。小如毫芒。上無復色。下無復淵。一物圎明。千古顕露。不可得而名者。聖人以心契之。不獲巳而名之曰道。以是知心即是道也。故無心則與道合。有心則與道違惟此無之一字。包者有則無。餘生萬物而不竭。天雖大。能役有形。不能役無形。五行至精。能役有數。不能役無數。百千紛紛。能役有識。不能役無識。今夫修此道者。只要先錬形。錬形之妙。在乎凝神。凝神則氣聚。氣聚則丹成。丹成則形固。形固則神全。故譚景昇云。忘形以養炁。忘炁以養神。忘神以養虚。只此忘之一字。則是無物也。本來無一物。何處有塵埃。其斯之謂乎。如能踰此理。就忘之一字做工夫。可以入大道之淵微。奪自然之妙用。立丹基於頃刻。運造化於一身。然此道視之寂寥無所覩。聽之杳冥無所聞。惟以心視之則有象。以心聽之則有聲。若學道之士。冥心凝神。致虚守静。則虚室生白。信乎自然也。惟太上度人。教人修煉。以乾坤爲鼎器以烏兎爲藥物。以日魂之升沉應氣候之升降。以月魄之盈虧。應精神之衰旺。以四季之節候。應一日之時刻。以周天之星數。應一爐之造化。是故採精神以爲藥。取静定之火錬之則成金液大還丹矣。盖真隂真陽之交會。一水一火之配合。要在先辯浮沉。次明主客。審抽添之運用。察返復之安危。故髙象先云。採有日取有時。海蟾云。開闔乾坤造化機。煆煉一爐真日月。能悟之者。效日月之運用。與天地以同功。夫豈知天養無象。地養無體。故天長地乆。日光月明。真一長存。虚空不朽也。吾今則而象之。無心於事。無事於心。内觀其心。心無其心外觀其形。形無其形。逺觀其物。物無其物。知心無心。知形無形。知物無物。超出萬幻。確出一靈。古經云。生我於虚。致我於無。是冝歸性根之太始。返未生之以前。藏心於心而而不見。藏神於神。神而不出。故能三際圎通。萬縁澄寂。六根清静。方車虚明。不滞於空。不滞於無。空諸所空。無諸所無。至於空無所空。無無所無。净躶躶。赤洒洒地。則靈然而獨存者。道非欲虚。虚自歸之。人能虚心。道自歸之。道本無名。近不可取。逺不可捨。非方非圎。非内非外。惟聖人知之。三毒無根。六欲無種。頓悟此理。歸於虚空。老子曰。天地之間。其猶槖籥乎。虚而不屈。動而愈出。若能静定之中。抱冲和之氣。守真一之精。則是封爐固濟以行火候。火本南方離卦。離属心。心者神也。神則火也。炁則藥也。以火煉藥而成丹。即是以神馭炁而成道也。人能乎摶日月。心握鴻濛。自然見槖籥之開闔。河車之升降。水濟合宫。火漑丹臺。金木交併。水上融和。姹女乗龍。金公跨虎。通透三関。上升内院。化爲玉汞。下入重楼。中有一火。名曰丹臺。鉛汞相投。水火相合。纔若意到。即如印劵契約也。自然而然。不約而合。有動之動出於不動。有爲之爲出於無爲。當是時也。白雪漫天。黄芽滿地。龍吟虎嘯。夫唱婦隨。玉鼎湯煎。金爐火熾。雷轟電掣。撼動乾坤。百脉聳然。三関透徹。玄珠成象。大一含真。泥丸風生。綘宫月明。丹田煙煖。谷海波澄。煉成還丹。易如返掌。七返九還。方成大藥。日煉時烹。以至九轉。天関地軸。在吾手中。經云。人能常清静。天地悉皆歸。則是三花聚頂。五炁朝元。可以入衆妙之門。玄之又玄也。更能晝運靈旗。夜録神芝。温就聖胎。結成赤子。至於脫胎神化。回陽換骨。則是玉符保神。金液煉形。形神俱妙。與道合真。張平叔云。都來片餉工夫。永保無窮逸樂。誠哉是言也。盖道之基徳之本。龍虎之宗。鉛汞之祖。三火所聚。八水同歸。萬神朝會之門。金丹妙用之源。乃歸根復命之関竅也。旣能知此。則慾不必遣而心自浄。心不必澄而神自淸。一念不生。萬幻俱寝。身馭扶摇。神逰淡漠。方知道。風清月白。皆顕揚鉛汞之基。水緑山青。盡發露虎龍之旨。海南白紫清。初從陳泥丸學丹法。毎遇日中之冬至。則開乾破巽。留坤塞艮據天罡。持斗柄。誯軒轅。過扶桑。入廣寒。而鶉尾。舉黄鍾泛海槎。登崑崙。佩唐符。撼天雷。逰巫山。呼黄童。召朱兒。取靑龍肝。白虎髓。赤鳯血。黑龜精。入土釡。啓熒惑。命閼伯化成丹砂。開華池。吸神水。飲刀圭。從無入有。無質生質。抽鉛添汞。結成聖胎。十月旣滿。氣足形圎。身外有身。謂之胎仙。其訣曰。用志不分。乃可凝神。灰心冥冥。金丹内成。此予之所得也如此。施肩吾曰。炁是添年藥。心爲使炁神。若知行氣王。便是得仙人。惟此詩簡明。通玄造妙。故佩而誦之。自然到秋蟾麗天。虚空消殞之地。非枯木寒泉之士。不能知此。余旣得此。不容自嘿。太上玄科曰。遇人不傳失天道。傳非其人泄天寳。天涯海角尋遍無人。不容輕傳。恐受天譴。深慮大道無傳。丹經湮泯。故作玄関顕祕論。盖将曉斯世。以詔後學。而受金丹之一脉也。復恐世人猶昧此理。乃復爲之說曰。以眼視眼。以耳聽耳。以鼻調鼻。以口緘口。潜藏非曜。在正一心。先當習定凝神。懲忿窒慾。則水火旣濟。水火旣濟。則金木交併。金木交併。則真土歸位。真土歸位。則金丹自然大如黍珠。日復一粒。神歸氣復。充塞天地。孟子曰。善養吾浩然之氣者此也。學者思之。故書以授留紫元云。 馬丹陽真人直言 斷情。除慾。降心。休與親戚相見。休教心到處去。行住坐臥。乃至搬柴運水。或上茅去。也要心定念止。甚然不動。名爲真心。要處静。心閑少語。住好伴。莫生念。念是業根。若外不入。内不出。常少語。自然心定氣調。若不澄心止念。去慾斷情。更外入内出。出去外逰。如何得自然。謂息只是一座空舎。出者便爲猿馬也。自古一切。過去神仙。不敢越過澄湛二字。又要心不逐一切物去。心猿牢捉丹無漏。意馬常擒性自明。坐圜先生。身動者心起者念去者。意心澄澄湛湛。物我俱忘。澄澄湛湛。只顕一性應物。皆是心見物。要不昩一性。若心見物不見性。便是邉激。如有輪廻。又二萬縁。見物不見性。便不昩了。一切行住坐臥。只要明心。使一性。 常要覺。一切塵念。皆是業根。須要見性照以萬縁。一切虚假。其念細細調熟不起。或問曰。如何是應物不昧。荅曰。耳目雖是見聞。口内雖是言說。只要心不着他。或問鬼神不測處。荅曰。只那一切虚寂便是也。又問玄牝之門。是謂天地根。荅曰玄者父。牝者母。各人八兩。合成一斤。一點元陽之炁。便是根本。又問復命歸根。荅曰。只要心不逐一切物去。不染不着。心不起。炁不散。便是歸根。若不能如此者。不得歸根也。又問如何是見性。荅曰。只那無心無念不着一物。澄澄湛湛内外無物。孤然只顕一性。此乃是見性也。又問天関地軸如何得相守。荅曰。天関地軸者亦是神炁二字也。只要不染不着。心定則氣聚。心動則氣散。若心不動。自然相守。圎聚子毋。不離十二時中。照一个時静。怎得相守。又問如何是調息。荅曰。調是作用。乃是自然定息也。若得心中無事。其息自然。但知調息早是有着調息者。只要不知。乃是調息此自然也。不得着於口鼻。今日說與衆師兄等。别無甚麽。只要心中清静。尋取个静處坐去。弟子只因心中無事。入於大道。依此行去。只清静無心便是也。又提逹麽大師云。有人捉得虚空否。回頭覷荅曰。虚空者只是一性也。回頭覷者是不昧也。又問處静之問。或有一切念起昏睡多。如何得念不起昏睡少。荅曰。只是裏頭神氣怯細。若裏頭實不着物。自然無念昏睡少也。又問天地不測處。鬼神不能知。荅曰。十二時中只似一時。那裏更有甚麽。又問十二時中如何得似一時。荅曰。不則十二時中只似一時。乃至千日亦要似一時。稍有不似。早是斷滅也。又問晚年出家血氣衰敗如何。荅曰。補去。曰只何是補。曰只要頭頭無事。萬縁都放下。六門不入。少語不着一物。十二時中常要不昧。减省睡眠。一齊放下。雖是六門只是一个主人。常常無物便是補也。 ○先生在龍門山重陽會上謂衆生。日用不得欺瞞天地人三才。常謹謹修行。寸隂可惜。莫虚度也。睡眠亦人之所欲。須是减省。不得專打坐。行住坐卧。只要心定皆是道。諸公休要起心動念。疾搜性命。但能澄心遣欲便是。 别認休生疑。此是真實端的語。惟常淸静難行。但悟萬縁。虚假心自澄。慾自遣。性自停。命自住。丹自結。仙自做。他人不能省得。各各用力。休太急。常逍遥自在。弟子若不是師父說破。不敢認此爲妙法。今則得效。傳與他人。諸公但請休疑心常處。無爲淸静自然之理。不發烟火。便爲得道人也 ○又曰。寸十二時辰。天道運行。斡旋造化。還有息不。凡行道之人。須象天道。亦要十二時中。無暫息停。斡旋自己身中造化要常。淸常静。不起纎毫塵念乃是修行。如此行持做神仙有日矣。苟或虧功失行。怎得了逹。我觀汝軰。十二時中。未有一个時辰專心在道。将來怎得神仙。受了十方供養。如何還得。一朝合眼。死墮鄷都。長刼受苦。永無出期。我今叮嚀。說與汝等。如何是道。但澄心遣欲。萬縁不染。神氣坤和。便是道也。依此行持。不到錯了你懣。行持不到脚。不得言掌教真人不是。豈不念七祖生前造無邉之業。受無極之苦。望子孫成道。憑天赦救拔生天。吾稽首門下弟子。自今後不可虚度。耐乆不退。抱道而歸。此所謂願也。又曰。薄滋味所以養氣。去嗔怒。所以養性。處汚辱卑下。所以養德。守清浄。所以養道。名不係於薄籍。心不在於勢利。此所以出人之榖。與天爲徒。 ○又曰。專一學道之人。可得神仙。不同世俗。進取有黜落也。但淸浄無爲。最爲上乗省力。 ○又曰。道人要妙不過養炁。夫人汨没於名利。徃徃消耗其炁。學道者别無他事。只在至淸至静。順神養炁而已心液下降。腎炁上騰。至於脾元氤氲不散則丹聚矣。若肝與肺。但徃來之徑路。習静無念絶想。神自靈丹自結。仙自做。若行不得。挾泰山超北海非道也。 ○又曰。夫道者但清浄無爲。逍遥自在。不染不着。十二時中。但能行徹。必不誤爾。 ○又曰。輪廻綿綿。不断佛言。欲浄其土。當浄其心。若心淸浄。輪廻自息。 ○又詩云。修心要作長生客。煉性當爲活死人。 ○又云。自古神仙不敢跳過澄湛二字。乃妙言也。經云澄其心而神自淸。修行之人。多言澄心。不識澄心之理。如何是澄心之理。只要一念不生。性體真空。杳然湛然。似天澄虚。不别是真澄心也。無心可澄。是名澄心。且夫靈源妙覺本來淸浄。因爲萬塵汚其定水。塵多則水濁。心多則性暗。所以澄心損事。其水自淸。其性自朗。澄光淺者。動則塵生。澄光深者。縱有風浪動摇。其水不渾。譬喻人之功夫大小。傳大士有云。禪河隨浪静。定水逐波淸。此是功深圎成之義也。後人學道。不貴實功實行。亦不驗自巳淸濁。多将古人言句爲用。便說本來。無修無證。縱心所欲。似禪河定水無妨。豈不謬哉。且道性雖無修無證。塵心日要損消。到忘心忘性。方契無修無證。故道德經云。爲道日損。損之又損。以至於無是也。自古學道之人。體到實際真空得無心真定纔說自然。且道如何是體空處。夫體空者。心體念滅。絶盡毫思。内無所知。外無所炁。難住迅若奔馬。惟静可以御之。當先去其外黨。若在衆人之中。如在深山谷裏。方是道人。若不到無心田地。難以制御。 ○又曰。守清浄恬淡所以養道。處汚辱卑下所以養德。去嗔怒。滅無明。所以養性。節飲食。薄滋味。所以養炁然後性定則情忘。形虚則炁運。心死則神活。陽盛則隂衰。此自然之理也。 ○又曰。道者。行住坐臥不可須臾不在道。行則指促於坦途。住則凝神於太虚。坐則調息於綿綿。臥則神沉於幽谷。乆乆無有間斷。終日如愚也。 ○又曰。初學入道之人。截自今日巳徃。俗事不挂心。專心至志。始終如一。莫中路而廢之。若有毫末不除。則道不固。巳徃之事不可思。未來之事不可念。且據目前爲見在便是無事之人。兒女心多。烟霞志少。則非學道者也。又曰。汝等聽余言不可忘。日用外日用大忌。見他人過自誇巳德。妬賢嫉能。起無明俗念慾心種種之過。内日用真修真浄。不染不着。調炁養神。逍遥自在。暗積功行。不求人知。惟望天察。詩曰。大道人情逺。無爲妙本基。世間無愛物。煩惱不相隨。又曰。清浄者。清謂之淸其心源。浄謂浄其氣海。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。性定而神明。氣海浄則邪欲不能作。精全而腹實。故澄心如澄水。萬物自鑒。養氣如養兒。氣透則神靈。神靈則氣变。此淸静所致也。又曰。人若行有心有爲之功。盡是術法。若行無心無爲之功。乃無盡淸虚也。 ○又曰。無爲者不可思慮恩愛嗔慧蓄積利害。其間雖有爲而常。無爲雖渉事而常無事。何况專一淸心静意。養炁全神。飄飄然逰於逍遥之場。適於無有之鄉也。又曰。酒爲亂性之漿。肉爲斷命之物。直須不喫爲上。酒肉犯之猶可恕。若犯於色。罪不容誅。盖色之害。人甚於狼虎。敗人羙行。損人善事。亡精滅神。至於殞軀。故爲道人之大蘖也。 ○又曰。大道以無心爲體。忘言爲用。柔弱爲本。清浄爲基。若施於身。必節飲食。絶思慮。静坐以調息。安寝以養炁。心不馳則性定。形不勞則精全。神不擾則丹結。然後滅性於虗寧神於極。可謂不出户而妙道得矣。又曰。圎覺經云。一切男女從無始以來。爲有種種貪欲。不出輪廻。一切種性胎生卯生濕生化生。皆因愛欲而正性命。欲因愛生。命因欲有。從此覺内外俱寂。色空雙泯。目視其色不着於色。耳聴其聲。非間於聲。故聲色不能入者。自然攝性歸性。混合杳冥。化爲一點靈光。内外圎融。到此處方契自然。體空之道也。夫自然體空者。若有所體。即有所不體。若無所體即無所不體。豈不聞學仙記曰。殊不知至道之極。昏昏黙黙。無門無旁。四逹皇皇。若有所在。卽有所不在。若無所在。即無所不在耶。師父云。身不勞而功不大。行不廣而心不死。又云或於教門用力。大起塵勞。或於心地下功。全抛世事。此兩者。於道最上然旣出家。心却未死。中間不可虚費光隂。積功累行。一志無移。至死不退。向教而亡。休生忘想。祖師云。任從天断矣。師在華亭曰。道者何物也。即氣便根源。豈不知鼻中出者是也。又曰。夫道但務淸静無爲。逍遥自在。不染不着。此十二字。若能咬嚼得破。便做个徹稍道人。但信老人言。行之自當有益。必不誤你諸年少。師在黄縣西髙馬從仁庵髙唱曰。縱日消萬兩黄金。正好粗衣淡飯。言去嵗過関外。聞人誦此語。喜有其理。故記之。不知何人作。馬元之曰。此是順長老葦江集中語也。師曰竒哉言也。 ○師曰淸浄經云。人能常淸浄。天地悉皆歸言天地者非外指覆載之天地也。盖指身中之天地也。人之膈以上爲天膈以下爲地。若天氣降。地脉通。上下冲和。真炁自固矣師曰儒家云。以德報德。以直報怨晋真人云。以信結交以恩復讎可謂至矣。 ○師曰。無心者非同猫狗。蠢然無心也。務在存心於清浄之域。而無邪心也。故俗人無淸浄之心。道人無塵垢之心。非所謂供無心而與木石猫狗一般也。師曰。不生不滅。見如來悟了之時。免却再投胎。丘君曰。此乃出隂神。若到天庭。忽有天花飛方出陽神。此乃初地也。龔道昇問曰。湛然常寂時如何。師曰。将來和湛然都不用于淸風。問曰。弟子修行数年。道眼不明。心地不靈何也。師曰。别無他事。行道不精。師曰。學道者不須廣有經書。亂人心思。妨人道業。若河上公註道德經。金陵子註隂符經。時看亦不妨也。不如一切不讀觜盧都地。養氣最爲上乗。師曰。身中之炁不可散。心中之神不可昧。或問曰。何由得炁不散。師曰。身無爲。曰。何由得神不昧。師曰。心無事。師曰。張潤子有言爲甚好。毎道話徃來。但要照顧潤身之寳。師自笑曰。他開鋪席說話却勸别人。又師曰。深藏白雪非爲吝。廣種黄芽不属貪。又曰。欲要養炁全神。須常屏盡萬縁。表裏清静。綿綿固守。用之不勤。三年不漏下丹結。六年不漏中丹結。九年不漏大丹圎滿。是九轉丹成。亦名三千功滿。又十勸云。一勸不得犯國法。二勸見三教門人須當先作禮。一切男女如同父母。以至六道輪廻。皆父母也。三勸断酒色財氣是非人我。四勸除憂愁思慮攀縁愛念。如有一念纔起。速當撥之。十二時中常搜已過。稍覺偏頗。即當改正。五勸遇寵若驚。不得詐作好人。受人供養。六勸戒無明業火。常行忍辱。以恩報讎。與萬物無私。七勸慎言語。節飲食。薄滋味。弃榮華。絶憎愛。八勸不得學竒異怪事。常行本分。只以乞化爲生。莫惹纎毫塵勞。九勸居庵不過三間。道伴不過三人。如有疾病。各相扶持。你死我埋。我死你埋。或有見不到處逓相指教。不得生異心。十勸不得起勝心。常行方便損己利它。雖居暗室。如對聖賢。清貧柔弱。恭順於人。隨縁度日。絶盡慳貪。逍遥自在。志在修行。始終如一。慎勿怠墮。心淸無爲是真意静。無惡大善。養氣全神。常起慈悲。暗積功行。不求人知。惟望天察。 長生譚先生示門人語錄 凡人輪廻生死不停。只爲有心。德山云。心生則種種法生。心滅則種種法滅。若一念不生。則脫生死。何爲有心。盖縁衆生有貪嗔癡三毒孽。無明山師父云。跳出三山口是也。所以悟人修行。割情棄愛。摧強剉銳。降伏除滅。衆生不善心。要見父毋未生時。真性本來靣目是也。何爲不善心。一切境上起無明慳貪嫉妬財色心。種種計較。意念生滅不停。被此孽障。舊來熟境朦昧真源不得觧脫。要除滅盡。即見自性。如何名見自性。十二時中。念念清浄。不被一切舊愛境界朦昧真源。常如處虚空。逍遥自在。自然神氣交媾冲和。修行如了此一事。更有何生死可怖。更有何罪孽可惧。如稍生一念。不爲淸浄。即是罣碍。不名自在。如何到得。只要諸公一志如山。不動不摇。向前去逢太魔。盡此一身。永無回頭。滿期必了。晋真人云。心淸意浄天堂路。意亂心荒地獄門。 長生劉真人直言 心上通得一物出。得一物彀。通得萬物出。得萬物彀。證得虚無之道。若不通便處無爲。心名頑空。旣爲聖賢。天下皆通。 ○太上云。能乞食者。是吾弟子。乞中有益。蒙人恩身。不自在曠刼以來。敗骨如山。心猿未曾暫歇。業消盡見功也。自覺氣和神定。得其自然。真常之道也。若執一巻經做修行。然是亦未是。欲要心無碍。千經萬論都要通。都不得執心明都照破也。道爲無形無影。徃徃人多疑。有始無終。若心上無私。常淸浄做徹。便是逹人。論萬般異象。只淸浄兩字都包了。○太上云。吾尚自頭白。誰能行完全。身属萬物之數。怎生憑假身要長生不死。有形則有壞。無形則無壞。悟心邪欲不生生慧。常照不滅。元神自現。然後保命長存。三才虚無混而歸一。成自然之功。○真人又云。修行人如神炁相見。得做神仙。問衆曰。如何得神炁相見。衆各說異端。俱不逹理。師言要明萬法。出得萬物之彀。一分塵盡。則明一分道。十分塵心盡。則明十分道。如塵心絶盡。則可全於性。色心絶盡。則可全於命。無明心盡則可保於冲和。修行人。十二時中。只要内搜巳過。方可得神氣内安。神氣安則爲真功。不見他人非。則爲真行。天長地乆。入道多年。内養精炁。精炁盛則神思氣。氣思神自然神氣相見也。性喻土。命喻水。性命相見。如水土和爲泥。造成器物。若未經真火煆煉。土再見水。復化爲泥也。如經真。火煆煉成器則不壞矣。如磚瓦曾經火煉。亦可千年不壞。何况性命煉成至寳。金剛經云。無四相則成菩薩。有四相是名衆生。 長春丘真人寄西州同道書 大抵修真慕道。須憑積行累功。若不苦志虔心。難以超凡入聖。或於教門用力。大起塵勞。或於心地下功。全抛世事。但克巳存心於道。皆爲致福之基。然道包天地。其大難量小善小功。卒難見效。所以道刹那悟道。須憑長刼煉磨。頓悟一心。必假圎修萬行。今世之悟道。皆宿世之有功也。而不知夙世之因。只見年深苦志。不見成功。以爲塵勞虚設。即生退怠。甚可惜也。殊不知坐卧住行。心存於道。雖然心地未開。時刻之間。皆有以積累。功之未足。則道之不入。如人有大寳明珠。價值百萬。我欲買之。而錢數未及。須日夜經營。勤求儉用。積聚錢物。或三千五千。或三萬五萬。錢數未足。而寳珠未得。其積聚錢物應急且得使用耳。比於貧窶之家。雲泥有隔。積功累行者。亦然雖未得道。其善根深重。今世後世。聖賢提挈。方之無夙根者。不亦逺哉惟患人心退怠。聖賢不能度脫。若不退怠。今世來生。累世提挈。直至了逹耳。我無夙骨。雖遇明師。萬苦千辛。至今未了。丹陽長真。皆具夙縁。但十年五載之間。天外飛騰自下。我雖未了。所受艱難。亦與常人異耳。祖師云。凡爲道者。先捨家而後捨身。病即教他病。死即教他死。至死一着。抱道而亡。任從天斷。斯爲至言。學者其審之。 直言 汝等又不端的做修行。更不打些塵勞。如何消得十分飲膳。若有福出家。左右退不得。若無福出家。宛宛轉轉須要退了不能成就。 ○于淸風曰。一意不離方寸如何。丘曰,此真空也,難言難說。待你心上除了一分。有一分功。除了十分有十分功。除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分。只有一分不除。不明淸浄,直須除盡,聖賢向汝心上校勘。自有真師來度。又曰。天真皇人曰。煉神煉氣煉形。三件都行了爲天官。火者陽也。息者風也。以風吹火。乆煉形神俱妙是也。雲門曰。初襌念住。二禪息住。三禪脉住。四禪滅盡。入乎大定。與物不交。七百年老古錐也。妙哉妙哉。塵勞見後。若做些小亦是外行。不可尋他。不可避他。雖是應物不可着他 ○又曰。悟道之人。如農家積粟。自一合至萬碩。又如世人積財。自一文至萬貫。如此惜炁不損。則積炁成神矣。 ○丘曰。性體虚空。方爲正念。淸風言。若不到真空。陽神難出。丘曰。未到真空。隂神亦出不得。難處做遇。乃功行耳。淸風曰。静處做好。丘曰。閙處做更好。汝等後生。但守嵗月。兼降色心。我下七年苦志。比他人七世工夫也。 ○姚真人問。漏如何。丘曰。若體到真淸真静。自然不漏。劉道堅問修行。内腎熟而心凉。滿身發熱如何。丘曰。聖賢提挈過也。後來眼裏見者耳。裏聞者不得執着。 ○丘曰。空中只見人頭落。乃金丹就也。又問胡城王。出家幾年。荅曰。三年也。你不識字。休學文。亂了修心。且彂三五年苦志。莫言是非。惟搜巳過。休起無明。休愛華麗。絶念貪嗔。屏除色慾。瀟瀟洒洒。便是道人。 ○丘曰。神定氣和。乃是見性也。但瑩浄與月無異。若人問有象。以無象荅之。若人問無象。以有象荅之。若有無相參。玄之又玄也。 ○又曰。功虧行少。只得歸蓬島。五百年後。再來人世積功。天上功行難積。人問功行易積。上士得道超三界。外不居蓬島。 ○又云。楞嚴經云。無思也無息也。寂而不動大妙。 ○又曰。某初不食羙味之物。不食塩。捩過後來却食些小。初煉睡纔昏。出入行動。來來去去。初時出入三四十遭。後來習到七八遭。性子長明。不曾昏睡。依四季修行。春不看花。夏不飲水。秋不食果。冬不向火。捩過後來。却食些小。難處做過是真功也。 ○又曰。修行在志在聖賢。荅曰。全在志。若無志聖賢。如何提挈。又問如何是志。丘曰。勿令念起乃志也。 ○又曰。初做道人。下七八年苦志不退。雜念不生。初志莫忘。旋添决烈。遇魔不妨。聖賢暗中照顧。不肯教壞了修行人。我在磻溪酷飢慾食。祖師只教喫薄粥。 ○張司獄問内外日用。丘云。捨己從人。克己復禮。乃外日用。饒人忍辱。絶念思慮。物物心休。乃内日用。次日又問内外日用。丘曰。先人後己。以己方人。乃外日用。淸静坐修行。乃内日用。又曰。常令人心澄湛。十二時中。時時覺悟。性上不昧。心定氣和。真内日用。修仁藴德。苦己利它。真外日用。 ○丘云。耳裏聞的。眼裏見的。心上知的。皆不得執着。在意修行。聖賢暗中提挈。若人毎到神定氣和之間。覺内腎熱。薫蒸四大。一兩時方散。有山水日月之象。丘曰。我等三次撞透天門。日月自别。直下看森羅萬象。言訖而悔。謂曰。不可看他。 ○又曰。有一等道人。丹田搬運。亦是下等門户耳。我教初根小器人。若性到虚空。豁逹靈明。乃是大道。此處好下手。决要端的工夫。 ○有人問調息如何。丘曰。但令如龜喘息。乃是道人活計。不可着他。古人云。神水不離身。華池日月新。若能常得飲。便是大羅人。 ○又舉馬師父在日。有人叅住世延年。忽空中人言。汝等小器耳。禪家言淸静兩箇字。是兩重糞土。色身元有限。情慾浩無涯。癡似蜂貪蜜。狂如蝶恋花。 ○丹陽真人曰。學道人若無隂功夙契。只淸浄二字消息不得。 ○又曰。真善真善。自有天見。修行不用太急。乆而不得心変。須要三全。戒思慮神全。戒言語氣全。戒色慾精全。須要三圎。神圎不思睡。氣圎不思食。精圎不思慾。依此三全。自然三圎。三全三圎。决定飛仙。 丘真人學仙記 夫修身之道。抑亦多門。未遇明師。卒難洞曉。世傳功法者。或存神注想。摇筋擺髓。呼吸吐納。吞霞服氣。殊不知至道之極。昏昏黙黙。無門無旁。四逹皇皇。若有所在。卽有所不在。若無所在。即無所不在耳。復有論五行八卦相生相尅。染鬚膏靣。飲酒食肉。不知得道之士。靣垢頭蓬。心灰形槁。内全性命。外逆人情。盖經言。真道養神。而僞道養形者。也又有爐火門庭。以燒煉爲事。多講藥材。少論隂德。積年有費。没齒無成。不知了悟心地者。出神入夣。脱殻登仙。世皆有之。悉是虚空點化。非凡師所度。復有旁通枝術。欲療飢寒。巧詐是生欺慢。是作不知悟道者。黜聦明。絶聖智。返純朴。與萬物無私。乞化爲上耳。夫巧詐欺慢。卽業根深重。業深不盡道。可冀耶。又有房中採戰之術。耗精亂神。敗徳惑衆。名標鬼錄跡墮鄷都。經言。長生至慎房中急。胡爲死作令神泣。世人恣情貪慾者。身雖未死而神已泣矣。中牟白沙鎭有趙三翁人問養生之道。荅曰。生爾處乃殺爾處。此乃至言也。經云。人能常淸浄。天地悉皆歸。盖淸浄則氣和。氣和則神住。神住則是修仙之本。本立而道生矣。此爲内終。縶伏於世網。竟無蹈於真域。二者雖氣禀淸濁神襟秀邁。而濟物之功未備。則登仙之路猶逺。是以遲囘人爵。未觧帝懸耳。 ○或問。道本無相。仙貴有形。以有契無。理難長乆。曷若得性遺形之妙乎。荅曰。夫道至虚極也。而含神運氣。自無而生有。故空洞杳冥者。大道無形之形也。天地日月者。大道有形之形也。以無係有。以有含無。故乾坤永存。仙聖不滅。生者天地之大德也。所以示六合之廣。三元之明者。爲吾有形也。一從淪化而天地萬物盡非吾有。死者人倫之荼毒也。是以錬凡至於仙。錬仙至於真。合於妙。合妙同乎神。神與道合。則道爲我身。所以升玉京。逰金闕。能有能無。不終不没。何謂理難長乆乎。若獨以得性爲妙。不知錬形爲要者。所謂清靈善変之鬼。何可與高仙爲比哉。 虚靖天師心說 夫心者。萬法之宗。九竅之主。生死之本。善惡之源。與天地而並生。爲神明之主宰。或曰真君。以其帥長於一體也。或曰真常。以其越古今而不壞也。或曰真如。以其寂然而不動也。用之則弥滿六虚。廢之則莫知其所。其大無外。則宇宙在其間。其小無内,則入秋毫,言即說張家事,張即求之暫還,旣見家中老幼下之莫差,張埋錢一窖。曾無知者直指其處。又言其宿世曾爲一雀。觸網而死。再世爲犬。齧麪爲一婦刀斫死。三世爲羊。爲長子宰之祭神。四世爲翟家子。翟貧張富。翟嘗借九兩絲於張氏,旣還而永勾其曆。張使重還,由此償宿債。又磁州道者。李道明。旅寄沂水縣諸呉村庵舎。當出家之始。落魄不覊。沉湎杯酒。忽夜夢人追徃官府。庭立數具。鉄枷有孔無縫。前一人跪鞠,使叱吏枷之。左史乃搓首長細。僅入枷孔。復以手按圎大。枷不可脫。李拜跪衰訴無罪,鞠使言,汝旣修行。尚尔縱欲躭飲乎。遂釋之出門,即化爲鳶。飛翔於海。顧盻哀慽曰。胡爲乎化此類耶。天長海闊力困而下。墮於水上。颯然驚悟。汗流徧體。然則人之爲異類。異類之爲人。或神有此明。而物有此化。故非偶然而然也。盖行業之善惡所致耳。此乃目擊之事也,經言,人身難得。中土難生。假使得生。正法難遇。旣爲人而生中國。又逢正法。尚千萬人中。無一二歸依向慕者。况蛮夷中外道化不行者乎。 郝太古真人語 旣是出家。須要忘憂絶慮。知足常足。一日二升之粮。積之倚用一年。端布之粧。身外何求。一日之閑。一日之仙。道冲而無欲。祌定而氣和。是造化之根源。窮隂陽之返復。道不逹人。人自逺道。日月不速。人自速之。勇猛剛強。不如低心而下意。逰歷他方。不如獨坐而守道。浮名浮利。不如逍遥而寂淡。飽食珍饈。不如糲食而塞肚。羅綺盈箱。不如粗衣而遮體。榮華宴坐。不如超然而守静。當春登臺。不如安閑而養素。非義得財。不如貧窮而自樂。口能辯論。不如終日以無言。說古談今。不如抱元而守一。多使多能。不如絶學以守拙。常懷舊怨。不如洗心而悔過。道炁綿綿。行之得仙。得意忘言。出入涓涓。大虚妙本。得魚忘筌。牢檎意馬。壓定心猿。守拙而萬物皆成。守道而千祥自降也。 又直言 日用者。静處煉炁。閙處煉神。行住坐卧。皆是道也。晝夜現前須要不昧。若睡了一時。死了一時。日日有功。無睡千日。功夫了也。勿信他人言有夙骨也。 ○又云。修真之士。若不降心。雖出家百年。無有是處。亦不見性。旣不見性。豈能養命。性命不傋。安得成真。何爲如此。縁有心病也。苐一心病。見他通逹性命之理。自已欲叅。不肯低下。他人不肯說。心生怨謗。苐二心病。見他人有縁。不思自已無福。不能化人生善。徒生惡念。損人道縁。苐三心病。見他人看書。自巳不通而生謗心。此等之人。永不得大智慧。天根自昧之徒也。苐四心病。縁未得行而強起。縁動衆擾亂他人。是不良之人也。苐五心病。是心不足。反致心亂。是不是之人也。除此五病。低下叅訪。必得其真。未能興縁。且守本分。未通大理。常看經教。未能動人。只合守静。稍得薄縁。莫忘性命。能如是者。進道如風。剋日成聖。不能依此者。决墮鄷都。不得人身。披毛帶角。永作畜生。九玄七祖。何日超昇。縁汝敗道也。夫七真五祖之語。皆演性命之端的。後學者多求小法邪徑。或用心引氣。或數息忘心。或運水火交馳。或究龍虎會合萬端。不可盡録。致使祖師全真之理。滅而不顕。夫吾道以開通爲基。以見性爲體。以養命爲用。以謙和爲德。以卑退爲行。以守分爲功。乆乆積成。天光内發。真炁冲融。形神俱妙。與道合真。今之學者。是非利害。好弱貪嗔。不離於心。旣如是。性豈能定。氣豈能和。自然走失。去道愈逺矣。虚披鶴氅。枉玷教門。見高明者。嫉妬石端。見老幼者。欺誑百状。有小利處。覔縫鑚頭。聞大道者。耳聾眼瞎。機心巧詐。好侫狂圖。不思當來出家。望做神仙。不肯降心恣縱。今時情性巳作兇徒。不通經義兮。呼牛作馬。不知道理兮。轉黒爲白。師父開天下教門。望个个修仙。吾今遍觀門人。多多造業。鬼言妖語。或作入夣出神。盖觀修堂。託師家名姓。引着一隊業婆姨。将着幾个憨漢子。胡言亂語。說誘他人。合眼緘唇。推心辦道。或昧合首假聡明。強知解。只知說是談非。不知罪福。不思辦道。縱頑心而不善。将來隂司業報。看待推誰。莫嫌苦口是直言。此是修行之良藥。欲入吾教。先要修心。心不外逰。自然神定。神既得定。自然炁和。炁神既和。三田自結。三田既結。芝草自生。要得完備。勤謹而行。隂德伏鬼。陽德伏人。二德既備。道果立成。前輩先生。惺惺李仙。咸陽王先。隴西李仙。成都王仙。相州逍仙。滕州馬仙。徐州孟仙。其姓名甚多。皆是豪傑之徒。自入道之後。低心下意。苦志堅心。奉師如神。敬友如賔。口不出戯言。身不爲謟事。守師奉教。三二十年。以致了逹脫形仙去。爲教門之眼目。豈不偉哉。今之學者。不奉師。不敬友。見賢則有憎妬之心。見愚則生戯狎之意。不學好事。徒生勝心。此等之人。生爲教中魔軍。死作地獄種子。兩枝角或有或無。一條尾千定萬定。九玄七祖。盡遭塗炭。氷地有寒冷之苦。鑊湯有熱惱之憂。劒樹刀山。千生萬死。莫待臨時悔也。 淸和尹真人語 出家人要計較心。朝日有多少惡念不。則酒色財氣是欲念。但從來愛的皆是欲念。但好一物。須要捩過。自然心地容易降伏。漸得安穩。 ○人皆言得道甚難。若修行人捩過心冷淸淸地煞易。 ○修行人不生煙火。是非人我。功行疾就。說有爲者。教門用力。說無爲者。萬縁齊斷。一物也無。時時刻刻。心地下功。便聖賢佑助。若無功行的人。聖賢不管。聖賢教静處住不能動處住。聖賢教動處住不能静處住。若不論前程。江漫過日。下稍空休了也。但一針一草。皆在聖賢。若煉心的人有自然衣。自然食。不須苦求。聖賢暗中斡運。既是修行人。端的下工夫。聖賢不教錯了。 ○凡有名相則有動静。有視聽則有休咎。夫白刃臨頭而不驚怖。亦不動心。若承當得過者。乃聖人之勇也。假如煩惱。則也死了也。但一向懽喜。知是自已前世中少欠的冤債。須要還了。 ○自古聖人皆從貧苦得來。不自富貴中出。凡人淸令者。易降心煉磨。若富貴學道。則媱慾心多勝心大。自言萬兩黄金易消得。若不動心。不貪不愛不着。無心則消得。大凡人皆成則忻忻。敗則戚戚。若此兩者。覷若平等。便是了心地人也。 ○玉陽大師主教。有人叅口訣。大師曰。齊修萬行真口訣。聚神一炁撞三關。到長春真人掌教更别。但人要傳道。只要外積隂德。内固精神。更待說甚麽。 ○修行人行到是處。行也得道。坐也得道。住坐行卧。皆得道。全要福。但舉好心。自然易積福。福廣道自應。若供養他人。亦合道。争功奪福打塵勞。亦合道。先人後己。亦合道。苦己利他。逺情去欲。亦合道。但常用好心便合道。只爲人不肯依。但遇个境界。看早昧了。怎得道應也。丹陽師父會言。殺一百牛不大殺一人。傷殺一百人不大錯。指一人修行。 ○箇箇只要俺說玄妙。玄妙不可說。要自悟。雖然。說得不行也。不濟事。修行人非一世得了。得了道者。皆夙世有功。修行人但依師家教言。直言語録。做修行不錯了。打塵勞亦是功。接待亦是功。降心亦是功。除情去慾亦是功。看經亦是功。但有益處做。皆有功行。然雖今世功行未圎。来世後世聖賢接引。丹陽師父與祖師。三世曾爲伴。十世做修行。但出頭來便悟正教。累世積功累行。方可今世了達。其餘。師家亦然。修行人做事。全要肯心承順。便有功行。但積功行自心不知。暗中聖賢積累。但有益處。是自有功行。事到頭來。全在頭上。要不辨别。自有功行。若不承當。怎得有功。修行人若有妄心。要求功行。功行難有。皆是無心而得。但有益處。舉心自有功行。暗中聖賢不錯。人不能見。喩如做塵勞。常常亦要體道。休要昧了。恁麽做便得功行。或因争个钁子便競。争人我子便競。又早生煙發火。折證是非。怎得有功。若修行人。但苦己利他。好物教人。使用壞物。自己承當。但苦處重處難處。自己先做。功行最大。便是有道心的人。人說要傳道。道本無傳。但說傳道。便是怪人。叅的人亦是怪人。萬物中惟人最靈最貴。却有千生萬死。喩如眼中觀物爲無。正主性著扵物。是物上生心謂之生。又耳内聞聲。性却逐聲。聲上生物上却滅。又鼻聞香。性着香氣。香上生聲上却滅。又舌甞味。性着甘味。味上生聞香處却滅。身好衣袂。衣袂上生甘味上却滅。意好思慮。思慮上生衣袂上却滅。但舉一念處爲生。絶一念處爲滅。一日十二時中無功夫。人心上千頭萬緒繫其心。便是千生萬死也。若要絶生滅。但舉一念。先用覺照。照破萬縁。盡是虚假。方可物境不能染住。乆乆行持。覺照亦忘。心上自淸浄淸浄。能生無爲。無爲自合大道矣。又云。師父長春真人轉展苦志煉磨。惟恐無功。於山上徃來。搬石煉睡。只爲福小不能心定。自後常過二畨死魔。一畨浄身自險死。二次飛石打折三根脇肢。又險死在後。累鲁病魔撲折。三畨臂暷恁般魔障不動心。越生苦志。但修行人。若有志越有魔。無志則無魔。當過一畨魔。添一重福。但魔一畨。心上明一畨。性靈一遍。山東有一張先生。坐環至年載間。坐次見靣前落下麻楷一莖。此上不顧。至三畨五畨只不顧。忽一日從承塵上落下一个人。靣前立地。長出一口氣。張先生疑是身外身。遂出環来。直詣長春師父處叅疑心。見師父禮拜訖。當面跪膝。欲言圜中的境界。師父早先言。修行人若下功。但眼裏見的都不可認。見仙也不是。見佛也不是。見神也不是。見鬼也不是。見人也不是。見龍也不是。見虎也不是。見一切天上星辰也不是。見一切地下禽獸也不是。張先生尚有疑心。只認爲身外身。又再問。長生師父言。上件見的境界。長生師父問曰。你叅丘哥時道甚來。張先生說叅的言語。長生師父曰。丘哥道的言語便是。若修行人有的境界。但愛着他便是邪。一切境物中只要不染。不着工夫到。道自應便休疑心。張乃禮謝。出家人个个要叅訪玄妙。毎日一个玄妙都不行。換教性兒敦厚朴實。煉魔心地便是妙。若起一念。先要知覺念念覺回。一念不生是妙。人愛處要不愛是妙。人聞處要不聞是妙。人說古今興廢處要不說是妙。不言是非長短是妙。不争人我是妙。不競利名是妙。苦己利益别人是妙。不犯酒色財氣是妙。忘了憂愁思慮是妙。說俗語處不說是妙。不起攀縁愛恋心是妙。永絶生煙發火心是妙。斷了取性打諢囂浮心是妙。但有一切舊愛境界捩過不犯俱是妙。若依得此妙。便是微妙玄通。便是通玄逹妙。便能通天徹地。感動聖賢點化。若煉磨得自己一性不昧。時時休於真常。自得神炁冲和。便是逹道之人。除外便有甚麽。若依得此玄妙。何須别叅。人只道更有玄妙。便要做神仙。若是如此。當來這幾个師家。於祖師處。只傳玄妙便合了道。何須受了千辛萬苦煉磨心地。十二年積累功行。既做修行。要實功實行。方可圎成。出家人但進前程。休要疑心。若有疑心的人前程難進。假似出家十年五載之間。也曾坐圜坐静。也曽起立因縁。也曽接待。也曽乞飯。也曽煉睡。也曽住山。種種皆曽爲之。心上爲不見應效。便生退志。自言與俗何異。只此便疑心。如何進得。雖然無應驗。一志前程更休退怠。直至終年。盡心盡命。合作福處作福。合結縁處結縁。常休縱放身心。暗中積功累行。今世後世。聖賢提携。三毒者。是人貪嗔癡也。貪嗔癡。自三慾而起。三欲者。食慾。睡慾。色慾。三慾旣深。六賊侵害。經云。九竅之邪任乎三要。輪迥敗骨皆爲三尸六賊。旣爲道人。須要捩過三慾。旣迥六賊。三尸自易降伏。若非剛烈。不能斷制。直須着力。剪除一切有爲。運行氣候。說此功法。都是伎兩。但有所學皆可弃。惟文書不可弃。文書則是个照道兒。爲人心上未明。如天地昏暗。夜不能行。須要燈燭。若天地明朗。舉目直造。經者徑也。是爲人開徑路。旣心地開悟。文書亦不用。若殢着亦不是。及教門中一切縁事。亦不可着。但有所着不能造道。雖禪家亦教學文書。積德作福。說戒定慧降心。休心了道。則有三身四智。故釋典云。三身四智體中圎。八解六通心地印。如今修行人。爲疑心多。下一遍志。生一遍疑心。則是福小。若下志不了道。與不下志的一般乾受。雖受苦有兩般。下志的人有頭畔。有盡頭。却有再悟。不下志的人没頭畔。不能再返。人只要問玄妙。却不窮究入玄妙的頭末兒。怎生入去。須要苦己利他。低下柔弱。迤漸習成。 ○僧家道華嚴經。是做釋迦佛的脫兒。李長老道是揩不浄的故紙。都是實言語。衆人不悟。都皆驚怪。觧云。本是爲人開心地。去塵垢。去了塵垢則淸浄。若人心不聞塵垢遮障。則是不浄。這言語好則好。却較險。尔時大衆皆喜笑禮而謝。 ○坐圜的若贍得一二十人。自已可以銷得閑受用。若贍不得衆人。自已飯也難消。化飯的若不於難處一匙半匙求覔。却於成熟易得。處喫米飽。又不降心。成群住隊。任自飄蓬。閑過日月。亦不濟事。這閑煞難消。世上無一个敢閑的。須要斡運營生。日月也不閑。晝夜須走一遭。這閑受人供養。殺不小事。 ○真人云。道人平等心也學不得。皆有憎愛。有寵辱。有情欲。順之則喜。逆之則嗔。若到無心地分。須要有主宰。如没主人不知不覺。透入别殻。人皆要得道。你試者較勘十二時中。一个時辰是八刻。心還肯定麽。休得瞞心做事。如不瞞心。便是道人。大道易知而難行。說怕難。片時了。須安心地下功。全抛世事。即今乞化道人粧無心。却皆談話講是非。看經教論些。假無心。聖賢不佑護。一个境界來早打不過。或風魔疾病死了的多。皆爲没福若起因縁。接待教門。用力積得福多。聖賢提挈。昔日師家得道各有時。馬師父半夜裡得。譚師父半路裡得。劉師父抅攔裡得。人皆言得道。通天徹地。亦有不通處。爲功行不同。各階基上得一重天。一重較别。見不到處。聖賢提挈。如今道人。住好庵觀。引度諸人。受人供養。早道有福是濁福有盡。心淸意静若有一時安閑。是淸福無盡。打塵劳是大功。降心是大功。亦不可塵劳爲是。如逐日塵劳。畢尋取个静處坐去。心上做功夫。然不到是處。天長地乆。心上漸得安閑。即今誰肯降心。都縱心做事。如人毁斥打駡。盡是送福。如人道好稱揚自巳。盡是要福。昔日世尊見人皆着相心上。各有係縳。因說金剛經。爲人破相心上。去其係縳。今人識心見性。如今僧人坐禪。只要不着物。入於頑空境界是隂。下得禪床早隨物轉了。真空者空而不空。經云。知空不空。知色不色。名爲照了乃陽也。但心定行住坐卧。皆是行道。如心定有爲也。是無爲也。是如心不到處。有爲也不是。無爲也不是。清静經是人修行之要妙。若以有相解之入去不得。若以有爲解之亦入去不得。若以無相求之便入去得。言說不得處是大道。最爲上乗。人無心是苐一。着若與心相競。費力以法治心。有爲之法以道治國治身。乃無爲之道也。修行人不喫着好的。更不生煙發火。是積福。如要好的喫着。更生煙發火。辨證是非。動人心是散福。如将自己錢物都使了。若衆人羙愛。與本人増福。福廣則安和也。夫三慾者。食慾睡慾色慾。三慾之中。食慾爲根。喫得飽則昏睡。多起色心。止可以喫三二分飯。氣候自然順當也。俺在東州時。少的先生二百衆。後逢官魔留得三个。如今年紀小的。多有一志不退。都是有福的。經云。心是根。法是塵。兩種猶如鏡上痕。塵垢盡時光始見。心法雙忘性即真。人只言坐是道。假如身坐心被物轉了。至如打塵劳斡運早不是。如心定。行住坐卧皆是道。只要心不動。 ○此人譬如一个銚子。兩个耳。一个嘴兒。權将使用。或一日打破。復如爐中煉成金汁。匠手隨模鑄成器物。你此時怎言我是銚子。若一日眼光落地。望後世再得人身做决難。若不降心。喫一齋消不得。若心淸意静不動。天下人供養也消得。長春師父言。覷那幾个師家。福慧相貌。皆勝自己。遂發心下三年志。要煉心如寒灰。下了十年志。心上越整埋不下。自知福小。再加志著。一對麻鞋。係了却解。解了却係。每夜走至十七八遭。不教昏了性子。後習至五十日不動心。真性常明。便似个水晶塔子。或一日却倒了。更起念師父。啼哭自知福淺。後長安統軍請齋。至夜走失三成。生者不知其始。成者不見其終。探奥索隠。孰窺其宗。入有之末出無之先莫窺其朕。謂之自然。自然者。道德之常。天地之綱也。 論元氣 太虚之先。寂寥何有。至精感激。而真一生焉。真一運神而元氣自化。元氣者無中之有。有中之無。廣不可量。微不可測。氤氲漸著。混茫無倪。萬象之端。兆朕於此。於是清通澄朗之氣。浮而爲天濁滞煩昧之氣。積而爲地。平和柔順之氣。結而爲人倫。錯謬剛戾之炁。散而爲人類。自一炁之所育。播萬殊而種分。既渉化機。千變罔極。然則生天地人物之形者元氣也。授天地人物之靈者神明也。故乾坤統天地精魂御人物。氣有隂陽之革。神無寒暑之變。雖群動紏紛不可勝紀。滅而復生。終而復始。而道德之體。神明之心應感不窮。未嘗疲於動用之境矣。 諸章節要 天地不能自有。有天地者太極。太極不能自運。運太極者真精。真精自然。惟神惟明。無祖無宗。不始不終。含和藴慈愍俗衰蒙。清濁異禀。真凡莫同。降炁分光。聿生人中賢明愽逹。周濟爲功。爲君爲長俾物咸通。壞了一切萬事皆是數須要般般放下。有太過者。有不及者。聡明人多馳騁。可以伏藏。淳朴人多執著。可以迥轉。凡修行。功行雙行。更是穏。 ○昔日坐環先生。一日十二時中。不敢放令自在。如囚人一般。如别人言自己。要不言别人是非。自已不要是非别人。觀景色自巳要不觀。須要般般打破。此乃是最上乗一着。至如粧點假無心。也勝如有心的。學道假除假。修真空煉空。本源歸一處。明月與淸風。飽諳世事慵開口。會盡人間只點頭。若是更和無點頭。也無煩惱。也無愁。師家教。然念經不吹火恐損神氣。叅聖争西南上卑位坐則争近下。容易處都依得經。觸著又早生煙發火。呌喚却不損神氣。修行人爲不養父毋。更不爲國家用力。乃無用之人。消他天地間有用之物不得。因此麻衣紙襖。乞化殘餘。食用世間無用之物。便不了道亦没業。若受人供養。如不了須索還他口債。如人氣力盡行不得。若相救助者。一行。更不如謹守道三年。聖賢盡知。修行人若没心。日功行都有也。人則爲有心静處却思閙處。閙處却思静處。俺當時終日忘言。人道俺髙傲。若求富貴與人争名利的人。則是髙傲。俺終日忘言而守道。心上清浄的人。如伯夷叔齊許由巢父一般。便無功行也好。俺待一志淸貧到老。則爲教門事。大修行人。打熬睡眠。若物上心肯休歇。更事事不受。飯食减少。心上輕快。自然睡少。容易打熬。便有些少昏也不妨事。若物物頭頭愛着。更要好的喫着。又不减飯食。推在這相也睡。推在那相也睡。便做些兒也不濟事。如不睡是志。徃前有進境界。别也有一等人。言你坐个甚是捚怪。爲他進不得。是没道心。古人云。禽死因毛翠。龜亡爲殻靈。争如無用物。安穏度平生。又云。夫嬰兒之始生。受得一點靈光。本無罪福。無喜怒。無寵辱。無是非。被先有之人。教得争髙竸下。是非人我。便是昧了。得悟之人。除情妄動而不能神其神。六根者眼不妄視。耳不妄聽。鼻不妄聞香臭。舌不妄嗜滋味。身不妄貪細滑。意不妄逰思慮。一心不動。物物頭頭。左右護持。不傷自己真性。人爲六處走失。把捉不住。若不走失。則神聚。神聚則氣聚。氣聚則命自保。能成大丹也。閑人心閑最好道。一堅固打塵勞。一志盡心一同。化飯一志盡心一同。作道士一志盡心亦同。只爲心有千差萬别。教人接待。爲心好則有福。積儹稻粮。教過徃人喫。種些菜蔬。教過徃人喫。栽幾个樹子。教過徃人歇。則是積福。亦不如希心養道。爲難行教人接待。接待亦好。昔日賔都裏有个菜園陳。也說不得玄妙。也看不得經書。也無私無曲。師父曾提挈上天。 通玄子楊大師論六通 一心境通。二神境通。三天界通。四天耳通。五宿信通。六他心通。若行過不可着他。進道之人。十二時中。常似一時。乃爲無間断。静坐之間。志在調息綿綿。體於一性之時不脉湛然不動。是調安心。夜忽然滿室如晝。心似水淸王潔。此地靣非爲大事。如井窺管。見於天。三花聚頂。五氣朝元。乃是氣候之所変也。静坐之間。忽然一性跳出形軀之外。便嫌四大臭穢。若到此時。慧性覺之。乃心境通。静功或退。或居一室。或居環堵。不出户庭。萬事未來之時自知。猶如隔墻見針。乃是静功所至。名神境通。若到此時。正要加志煉磨。睡眠忽然心神閉塞。坐臥不知。混混沌沌。不辨東西。若到此時。休将心忙。慧性覺之。混沌之間忽然心地大開。地里山河猶如掌内觀文。心神踴躍。無極無窮。乃是天眼通。到此加志勤行。休執邉了。坐間忽然聽天人之語。撥去休着。恐是邪境。乃是天耳通。忽晝忽夜。入於大定。觀透三世之因果。到此地靣。乃是宿信通。若心常常慧燭。光明永夜淸宵。無思無挂。寂然常住。不離本室。顯身外之身。他方都見。神聖之通也。乃是他心通。後有煉形煉氣之法。若煉氣則志在希言。若煉形則無思無慾。此二事謹謹護持。休得中路而廢。地乆天長。功夫數足。自然改換形軀。或是内瀉或是外表。外表則滿身瘡出。臭穢不堪。内瀉則大小腸中自外軀出。五方顔色。若到此時。休得恐怖。換盡隂滓。水谷自得。身巳安樂。如龍換骨。如蛇退皮。如蟬退殻。乃得形神俱妙。與道合真。方顕出世之功。恁時撒手放行。飢時喫飯睡來合眼。未升時隨縁住世。數足則獨歩登雲。自在逍遥任從天斷。學道之人詳察也。 |
|||||
|
相关古籍善本 |
|
|
|
友情链接: 苏ICP备12007479号-2 | |